定價:320
優惠價:
79253
 
★ 網路預購贈品★
Treasures from Underground
龐貝風書型文件收納盒
尺寸 : 17*22.5*4公分
 

【暢銷紀錄】

˙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

˙泰晤士報暢銷排行榜

˙ 英語國家銷售超過百萬本

˙ 售出 35 國語言版權

˙預計於 2009年搬上大銀幕,投資金額高達一億三千萬美金,是足以媲美《鐵達尼號》的陸上災難大片
 
 

【名人推薦】

工頭堅
(資深部落客/國際領隊)

王嵩山
(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)

李達翰
(作家、影評人)

楊照
(文化評論人)

詹素娟
(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)
 
 

【小說試讀報】

試讀報1

試讀報2

歡迎下載

 
 
 
 
 
 
 
 
編輯前言
   

龐貝毀滅的真相!

驚悚的災難景像,準確的歷史描寫能力,讓你宛如回到千年前的龐貝現場,重新經歷毀滅前的最後四日,所有愛恨情仇、權力慾望,都要在此一次了結。

王思迅(如果出版總編輯 )


親愛的朋友:

謝謝你加入我們的這場《龐貝》之旅。

《龐貝》是一本風格與眾不同的小說,它也許不會讓你淚流滿面,但一定會讓你拍案叫絕、大呼過癮。

這本小說的作者羅伯特.哈里斯( Robert Harris ),在西方文壇以充滿想像力又符合史實的小說作品聞名,他最擅長描寫人性在錯綜複雜的權力、金錢、慾望場合中的種種遭遇。在他看來,事實或許是單純的,但人性總喜歡把它複雜化,好讓一切曖昧不明,並讓自己伺機從中得到好處。而曖昧不明的情況就成為人與人暗中較量高下的最好戰場。

因此,我們不妨把這位作者看成西方的高陽或者二月河。

龐貝是一個掩埋了二千年之久的祕密。

它於西元七十九年毀於火山爆發,整座城市被噴發出來的數百萬噸火山灰所淹沒,幾乎所有人都死於非命,這個故事背景大家都非常熟悉。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,火山爆炸前,整整兩週跡象不斷,而且附近不遠的西西里島在過去已有火山爆發造成嚴重傷亡的記錄,為何這裡的人在面對種種火山爆發的自然警告仍無動於衷?

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,當時維蘇威火山爆發所淹沒的城市有三座,但以龐貝的傷亡最為慘重,這是什麼原因呢?龐貝的人在留戀什麼呢?事實上,這個千年謎題並未隨著龐貝遺址的不斷挖掘而得到解答,反而在各種新奇驚聳的出土文物中,逐漸被淡忘。

真正的謎題,引導我們看到事實真相與意義,但這通常是由小說家提出並加以解答,而歷史學家只負責搭建說故事時所需要的場景。羅伯特.哈里斯便是在這樣的追問下,寫出《龐貝》這本小說。

小說的故事從一位來自羅馬的水利工程師說起,他奉帝國水利部門之命,到這裡調查並維修斷裂的水渠。在這之前,原先派駐在此地的工程師已經離奇失蹤,而且沒有人願意談起這位失蹤的工程師,大家似乎怕談起他而惹禍上身。不過,離奇的事件不止這一樁,一群珍貴的紅魚突然在水池中暴斃,一位奴隸被投入海鰻池中當作這些凶猛魚類的食物,強度逐漸加大的地震每天都要發生好幾次,一位美麗的少女突然向這位年輕的水利師求助,一位中年的妓女竟然跟失蹤的前水利師有秘密的約定,緊接著這位新水利師也讓自己處於不知何時將被謀殺的危機,而蓄水池即將乾涸的消息眼看即將造成居民的恐慌與暴亂。這些情節慢慢引出整座城市背後其實有一隻幽暗的巨手在操控著,無論好事或壞事,這隻手都想把它導向對某些人有利的事。正因這城裡掌握最大財富的人,引誘著城裡最有權力的官員,才讓龐貝居民的命運一步步走進無法回頭的大災難。最後火山爆發,印證了「即使死亡就在眼前,權力仍然是最大的誘惑」這句話。

小說不僅人性刻畫入木三分,羅伯特還是一個極注重歷史細節的人,他筆下描述出來的羅馬帝國及龐貝景象,都是那麼真實,讀小說的同時,腦海中幾乎可以浮現 HBO 《羅馬的榮耀》一劇的場景來。 我們還曾查證相當多關於龐貝的資料及史實,與羅伯特筆下的龐貝相印證,幾乎都若合符節,令人對這個作者的敬佩又提高了一層。

奧斯卡金獎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( Roman Polanski )非常喜愛這個作者的作品, 2007 年即準備以一億五千萬美金把這個故事改拍成電影,前期宣傳中將此片比喻成媲美《鐵達尼號》的陸上災難大片。只是因為好萊塢的罷工事件影響,此片無法如期在今年夏天開拍,不過,大導演心中的龐貝到底是什麼樣子,真的頗讓人好奇呢!

推薦導讀


來看看真正的末日景象 – 小說「龐貝」

李達翰(作家、影評人)

一開始會對「龐貝」這小說產生興趣,源於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準備將之搬上銀幕的消息。

很容易就聯想到「達文西密碼」一類的暢銷小說改編計畫。畢竟「龐貝」受到波蘭斯基的青睞,也是因為它在歐美締造的熱銷記錄,加上故事具有傳奇的歷史背景,據聞又帶有探險、懸疑、刺激的色彩;綜合以上元素,確實是具有進一步電影化、具像化的本錢。吸引書迷或非書迷購票入場,應該不難。

但電影「達文西密碼」是典型的商業片(原著是否本具濃厚商業色彩,我未拜讀,無法置評),波蘭斯基卻非商業片導演;相反的,他是一名成功的、極受尊重的藝術片導演,他不是史匹柏、朗霍華之流,小說「龐貝」吸引他的,會是大場面、懸疑、動作、激情這些元素,想要將其搬上銀幕的動機,會是企圖打造一部華麗的暑期或聖誕假期賣座鉅片,我完全無法相信。

波蘭斯基與李安相同,是當代世界影壇名導中,極少數能做到真正雅俗共賞,作品在好萊塢的奧斯卡與歐洲的三大影展中都能得到大獎肯定者( 2002 年憑「戰地琴人」,獲頒坎城影展金棕櫚獎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),因此,我相信,他在「龐貝」的商業元素外,必然發現了其他東西。

讀完小說後,我的判斷得到證實。

「龐貝」這故事的商業性確實不乏。男主人翁一步步循線追索事件真相的過程,給了讀者隨之往下跟看的基礎;每個單一事件,含帶的或血腥、或情色、或暴力、或感傷的內容,則刺激了讀者的想像。最重要的,男女主角的體態容貌,根據作者的描述,皆為典型的、青春的俊男美女,彼此間還帶有若即若離的情愫,這在方便電影導演不費吹灰之力即能找來形象討好的演員參演之餘,還有調劑劇情調性走向、使之剛柔並濟的空間。

不過,我想:光憑以上內容,不至於吸引波蘭斯基的目光;我甚至亦認為:作者羅伯特哈里斯志不僅在此──只為寫個討喜的懸疑浪漫故事。真正令波蘭斯基心動的,正是 哈里斯在「龐貝」中真正戮力用文字獻給讀者的東西:古羅馬帝國的風土民情、社會實況,與龐貝末日降臨前那教人驚心動魄的過程景象。

我對古羅馬沒有研究,無從判斷作者描述的霸權帝國是否與史實完全相符;但毫無疑問的, 他在《龐貝》中構造的古羅馬社會,輪廓是豐滿而完整的 。壯闊的港灣、盛大的艦隊軍容、堅實的城廓、熱鬧的市集、荒涼的郊野,還有富人的別墅、窮人的陋巷、奢華的澡堂、綿長的水渠 …… ,哈里斯為讀者繪製的羅馬帝國畫像,在污暗斑駁與明亮華美並存中,顯得是那樣精緻、炫目而瑰麗。風土之外,他也致力於人情的描寫; 從社會最底層的妓女、奴隸,到統治階級的貴族、政客,哈里斯都有所著墨。他寫奴隸力求翻身的不擇手段、也寫貴族自甘墮落的莫可奈何 ;對於古羅馬帝國存在的特殊狀況:普遍存在的男同性戀行為,他也屢次觸及,似乎有意藉此反射當時權貴糜爛的生活與精神狀態。

「龐貝」的另一個表現重點,也是我認為這本小說最出色的成就,就是作者對龐貝覆滅過程的描述:從男主角領艦隊循海路前往救援時,在入港前遭逢的險阻,到男女主角試圖逃出龐貝時,火山灰瞬間將全城掩埋的慘況;記者出身的哈里斯,以猶如現場實況報導的方式,做了細膩而生動的摹寫。 如果你以為,自己在電影《特洛伊》的大火焚城,或是《明天過後》的冰涷世界中,已經目睹過所謂末日,你就錯了;《龐貝》的亂石崩雲、飛沙走塵、呼天嘯地、瞬息萬變之景,才叫真正的世界末日,那景象令人永遠難忘。

所以,我想:波蘭斯基最終因美國編劇罷工事件,放棄拍攝《龐貝》的計畫,也是好的。他從來不是什麼締造破億美金票房的導演,而若要忠實、完整地將「龐貝」的內容還原於銀幕,美金破億怕只是製作花費的最基本而已;既然如此,波蘭斯基顯然不是執導《龐貝》的最佳人選。高齡七十多的這位藝術大師,相信有更適合的計畫供他發揮;至於《龐貝》,在迎來最適合的人選將它具體化前,讓一切停留在讀者腦海,任憑自由想像,該是最好的。

記得詹姆士喀麥隆在拍攝自編自導之作《鐵達尼號》的過程中,電影公司對投錢參與這項計畫的最大疑問是:到底有多少人會花錢看一部長達三小時、並且早就知道結局(沈船)的電影。喀麥隆最後用十一座奧斯卡與全球十億美金的票房,證明了他的成功。以同樣標準來看,羅伯特哈里斯這總計三百頁、結局亦無人不曉的故事,無疑,已憑藉出色的評論與銷售數字,同樣證明了屬於他的成功。至於,論及故事真正的結局:鐵達尼的男女主角,有人生還、有人罹難,那《龐貝》呢?

我怎麼可能現在就剝奪大家自行發掘的樂趣!